孟子说:太不仁义了,梁惠王这个人哪!仁人把他给喜爱者的恩德推广到他不爱的人,不仁者却把他给不喜爱者的祸害推广到他喜爱的人。公孙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道: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的缘故,驱使他的百姓去作战,暴尸荒野,骨肉糜烂。被打得大败了,预备再战,怕不能得胜...
孟子说:有人说:我很会布阵,我很会打仗。这是大罪。国君若喜爱仁德,打遍天下无敌手。〔商汤〕往南征讨,北狄便埋怨;往东征讨,西夷便埋怨,说:为什么把我排在后面?周武王讨伐殷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武王〔对殷商的百姓〕说:不要害怕!我是来安定你们的,不是和百姓为敌的。百姓...
孟子说:木工和专做车轮、车箱的人只能够把规矩准则传授给别人,却不能够让别人一定有技巧。 孟子说: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似乎是要终身如此了;等他做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好像这些本来就是他的。
孟子说:我今天才知道杀戮别人亲人有多严重了:杀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就会杀他的父亲;杀了别人的哥哥,别人也就会杀他的哥哥。那么,〔虽然父亲和哥哥〕不是被自己杀掉的,但也相差不远了。 孟子说:古代设立关卡是打算抵御残暴,今天设立关卡却是打算实行残暴。 ...
孟子说:本人不依道而行,道在妻子儿女身上都行不通;使唤别人不合于道,要去使唤妻子儿女都不可能。 孟子说:对利考虑周全的人荒年不会丧生,把心思用于道德的人乱世不会迷惑。
孟子说:珍惜名誉的人,可以把有千辆兵车国家的君位让给他人;如果不是珍惜名誉的人,即便要他让一筐饭,一碗汤,一张脸也会扯得老长。
孟子说: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国家就会缺乏粮食;没有礼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国政荒废,国家的用度就会不够。 孟子说: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国家的,有这样的事;不行仁道却能得到天下的,从没有这样的事。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最轻。所以得到百姓的赏识便做天子,得到天子的赏识便做诸侯,得到诸侯的赏识便做大夫。诸侯危害国家,那就改立。牺牲既已肥壮,祭品又已清洁,祭祀也按时进行,但还是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的老师,伯夷和柳下惠便是这样。所以听到伯夷风操的人,贪得无厌的人也清廉起来了,懦弱的人也想着要独立不移了;听到柳下惠风操的人,刻薄的人也厚道起来了,胸襟狭小的人也宽大起来了。他们在百代以前发奋有为,而百代之后,听到的人没有不奋发鼓舞的。不是圣人,能够像这样吗?〔百代以后还能如此,〕...
貉稽说:我被人家说得很坏。孟子说:没有关系。士人讨厌这种多嘴多舌。《诗经》说过:烦恼沉沉压在心,小人当我眼中钉。这是形容孔子一类的人。又说:所以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失去自己的名声。这是说的文王。
孟子说:贤人一定会用自己的明白来让别人明白,现在有些人自己还模模糊糊,却企图让别人明白。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的小路间,经常去走它就变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段时间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给堵塞了。
高子说:禹的音乐好过文王的音乐。孟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呢?答曰:因为禹传下来的钟钮都快断了。孟子说:这个何足以证明呢?城门下车迹那样深,难道只是拉车的马的力量所致吗?〔那是由于日子长久车马经过多的缘故。禹的钟钮要断了,也是由于日子长久了的缘故哇。〕 ...
齐国遭了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都以为老师会再度劝请齐王打开棠地的仓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做一次吧。孟子说:再做一次就成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变好了,〔不再打虎了,〕士人都以他为榜样。有次野地里有许多人正追逐老虎。老虎背靠着山角,没有人敢于去迫近它。他们望...
孟子说:口对于美味,眼对于美色,耳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对于芬芳的气味,手足四肢喜欢舒服,都是人的天性使然,但是得到与否,却属于命运,所以君子不会以天性为借口而强求它们。仁对于父子,义对于君臣,礼对于宾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也是天性使然,所以君子不会以命运为借口而不去...
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样的人?孟子答道:善良的人,有自信的人。什么叫作善良?什么叫作有自信? 答道:发自肺腑的叫作善良,有道德学养叫作自信;把那善良、自信充实扩大叫作美好;充实扩大之,使之光辉洋溢,叫作伟大;将...
孟子说:逃离墨子一派的,一定归向杨朱一派;逃离杨朱一派的,一定归向儒家一派。只要他回归,接受他就算完了。今天同杨、墨两家辩论的人,好像追逐走失的猪一般已经送回猪圈了,还要把它的脚给绊住。
孟子说:有征收布帛的,有征收谷米的,还有征发人力的。君子只采用其中一种,其余两种暂缓征用。如果同时用两种,百姓就会有饿死的;如果三种同时用,那连父子之间也只能离散而各奔东西了。 孟子说:诸侯的宝贝有三件:土地、百姓和政治。把珍珠美玉当作宝贝的,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孟子到了滕国,住在上宫。有一双没有织成的鞋放在窗台上,旅馆中人去取,却不见了。有人便问孟子说:跟随您的人,连这样的东西也藏起来吗!?孟子说:你以为他们是为了偷鞋而来的吗?答道:大概不是的。〔不过〕您老人家开设的课程,〔对学生的态度是〕已去的不追问,将来的不拒绝,只要他们怀着追求真理...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所不忍心的人和事,把它延伸到所忍心的人和事上,便是仁;每个人都有不肯干的事,把它延伸到所肯干的事上,便是义。〔换言之,〕人能够扩充不想害人的心,仁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人能够扩充不挖洞跳墙的心,义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人能够扩充不受鄙视的言行举止,那就无往而不合于义了。一个士人,不...
孟子说: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操守简单,效果却广大的,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是浅近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己开始,最终可以使天下太平。做人最怕是放弃自己的田地,而去给别人耘田要求别人的很重,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
孟子说:尧舜的美德是出于本性,汤、武则是通过修身而将美德加之于己身的。一举一动一颦一蹙无不合于礼的,是美德中达到了顶点的。为死者而哭的悲哀,不是做给生者看的。贯彻道德,远离邪僻,不是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言语一定信实,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我行为端正。君子依法度而行,只是等待天命罢了。
孟子说:游说诸侯,就要藐视他,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殿堂几丈高,屋檐几尺宽,我如果得志,不这样干。菜肴满桌,姬妾几百,我如果得志,不这样干。饮酒作乐,驰驱畋猎,跟随的车子多达千辆,我如果得志,不这样干。那人所干的,都是我所不干的;我所干的,都符合古代制度,我为什么要怕那人呢?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方法没有比减少物欲更好的。某人清心寡欲,纵然不排除早死,可能性也不会太大;某人欲望强烈,纵然不排除长寿,可能性也会极低。
曾晳喜欢吃羊枣,曾子因而自己舍不得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烧肉末和羊枣哪一种好吃?孟子答道:烧肉末呀!公孙丑又问:那么,曾子为什么吃烧肉末却不吃羊枣?答道:烧肉末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只是个别人喜欢吃的。就好比父母之名要避讳,姓却不避讳一样;因为姓是许多人相同的,名却是他一个...
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说:何不回去呢!我们那里的学生狂放而耿直,进取而不忘本。孔子在陈国,为什么思念鲁国那些狂放的人?孟子答道:孔子说过:不能得到中行之士和他相交,又硬要交友的话,那总要交到狂放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敢于进取,狷介者还不至于做坏事。孔子难道不想结交中行之士吗...
问道:怎样的人才可以叫他好好先生呢? 答道:〔好好先生总是议论狂放之人说:〕为什么如此志大而夸夸其谈呢?说的挨不着做的,做的也挨不着说的。只是说,古人哪,古人哪。〔又议论狷介之士说:〕为什么这样落落寡欢愁眉苦脸呢?〔又说:〕生在这个世界上,为这...
孟子说:从尧舜到汤,经历了五百多年,像禹、皋陶这些人便是亲眼见到尧舜之道从而了解其道理的;像汤,便是只听到尧舜之道从而了解其道理的。从汤到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像伊尹、莱朱那些人,便是亲眼见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像文王,便只是听到从而了解其道理的。从文王到孔子,又有五百多年,像太公望、散宜生那些人,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