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原文】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1也,四肢之于安佚2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翻译】
 
孟子说:“口对于美味,眼对于美色,耳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对于芬芳的气味,手足四肢喜欢舒服,都是人的天性使然,但是得到与否,却属于命运,所以君子不会以天性为借口而强求它们。仁对于父子,义对于君臣,礼对于宾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能够实现与否,属于命运,但也是天性使然,所以君子不会以命运为借口而不去顺从天性。”
 
【注释】
 
(1)臭:读作“嗅(xiù)”,气味,这里指芬芳之气。
 
(2)安佚:今写作“安逸”,不辛劳,舒服;佚,音yì,通“逸”。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49240219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君子不会以命运为借口而不去顺从天性,此乃君子内心使然,不会违拗 5000言49240219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君子不会以天性为借口而强求它们,即使强求也不一定如意 一然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本章之用意在于,口目耳鼻实属性之范畴,但孟子以”有命焉“约束人之情欲;仁义礼智实属命之范畴,但孟子以”有性焉“来扩充人之四端。这就是圣人的使命。孟子曰: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
儒家圣人创造性命哲学,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教人以善,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安贫乐道,言动视听,皆循其礼,以礼节之。 一然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对于口目耳鼻四肢之欲,也属于身外之物也,有需求是天性使然,但其得到的多少,如果以道而行,那就听天由命吧。对于仁义礼智,其修炼得到的多少,是命中注定的,但由于是良知良能,也是天性使然,君子不喜欢听天由命。
有点绕口,简言之,“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这里的性就是仁义礼智。“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熊掌鱼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5000言89219563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好事总得善人做, 哪有凡人做神仙。 5000言89219563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蜜浸黄莲终须苦, 强摘瓜果不能甜。 5000言89219563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墨染鸬鹚黑不久, 粉刷乌鸦白不坚。 5000言892195633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曲木为直终必弯, 养狼当犬看家难。 5000言145147447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本章可否理解为:性也,有命焉, 这是本性,也有命运(影响)。命也,有性焉,命运,也有本性。这样更贴切,命是时机,性是本性,二者共同决定。 風華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此章对理解孟子的“性”“命”非常重要,连带着也能理解荀子的“命”“性”实际与之并无差别。 la0可爱老人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知之性,谓之命;知之命,谓之性;君子命也! .点击进入 评论 孟子曰:“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也,色翻译成“美色”吗?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