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问道:您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复兴吗? 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仅仅知道管仲、晏子而已。曾经有人问曾西:您和子路相比,谁强些?曾西不安地说:他是先父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您和管仲相比,谁强些?曾西马上变了脸色,不高...
公孙丑说:管仲使桓公称霸天下,晏子使景公名扬诸侯。管仲、晏子难道还不值得学习吗?孟子说:以齐国来统一天下,易如反掌。 公孙丑说:像您这样说,我的疑惑便更深了。像文王那样的德行,活了百年才崩殂,他推行的德政,还没有周遍于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事业,然后才大...
当时,没有哪一尺土地不是纣王所有,没有哪一个百姓不是纣王臣属,即便这样,文王还是凭着方圆一百里的土地而兴旺发达,所以是非常困难的。齐国有句俗话:即使很聪明,还须趁势而起;即使有锄头,还得等待农时。当今之世要推行王政,就容易了:即便在夏、商、周最兴旺发达的时候,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土地超过方圆一...
而且统一天下的贤明君主的未曾兴起,从来没有如今这样长久过;老百姓被暴虐的政治所摧残折磨,也从来没有如今这样厉害过。肚子饥饿的人容易置办食品,口干舌燥的人容易置办饮料。孔子说过:德政的流行,比设置驿站传达政令还迅速。如今这个时代,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欢迎它,就如同倒挂着的人被解...
公孙丑问道:老师若晋升为齐国的卿相,能够实现自己的主张,即使从此而成就霸业、王业,也是不足为奇的。果然能这样,您是不是〔有所惶恐〕而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 公孙丑说:像这样看来,老师比孟贲强多了。孟子说:这个不难,告子能不动...
公孙丑说:不动心有方法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的培养勇气:肌肤被刺不后退,眼睛被刺也不眨。想着输给对手一毫毛,就如同大庭广众中遭鞭挞。既不能忍受卑贱之人的侮辱,也不能忍受大国君主的侮辱;他看待刺杀大国君主如同刺杀卑贱之人一样;对各国的君主毫不畏惧,挨了骂,一定回敬。孟...
公孙丑说:我冒昧地问问,老师您的不动心和告子的不动心,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告子曾说:言语上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心里头如何有善意;心里头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意气感情上如何有善意。〔我认为:〕心里头看不出有善意,就不管他意气感情上如何有善意,是对的;言...
公孙丑问道:请问,老师擅长哪一方面?孟子说:我说话得体,还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请问,什么叫作浩然之气呢?孟子说:很难讲清楚。它作为一种气呀,最浩大,最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使它不受伤害,就会充溢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呀,必须配合辅助道和义;...
公孙丑问:什么叫作说话得体?孟子答道:说得不全面的话我知道它哪里片面,说得过头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缺陷,不合正道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有偏差,躲躲闪闪的话我知道它哪里没道理。这四种话,从思想中产生,必然会危害政事;如果由执政者说出,一定会危害具体工作。如果圣人再出现,也一定听从我这话的。...
公孙丑说:从前我曾听说过,子夏、子游、子张都各有孔子的一些长处;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博大精深。请问老师,您以其中哪一位自命? 孟子说:暂且不谈他们。 公孙丑又问:伯夷和伊尹怎么样?孟子答道:他俩人生态度不...
公孙丑问:伯夷、伊尹与孔子,能像您上面说的那样将他们等量齐观吗?孟子答道: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得上孔子的。 公孙丑又问:那么,他们三人有相同的地方吗?孟子答道:有。如果得到方圆一百里的土地而君临它,他们都能够使诸侯来朝并一统天下;即使叫他们做一...
公孙丑说:请问,他们不同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三人,他们的聪明才智足以了解圣人,〔即使〕他们再不好,也不至于偏袒他们所爱好的人。〔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称颂孔子。〕宰我说:以我来看老师,比尧、舜都强多了。子贡说:看见一国的礼制,就了解它...
孟子说:仗着实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心,这样做却不必凭借强大国力汤就仅仅用他方圆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就仅仅用他方圆百里的土地〔实行了仁政,而使人心归服〕。仗着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不够...
孟子说: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无上荣光;如果不行仁政,就会招致屈辱。如今这些人,害怕受屈辱,却依然处于不仁的境地;这正好比害怕潮湿,却依然处于低洼之地一样。若真害怕受屈辱,最好是崇尚道德而尊敬士人,让贤人居于高位,让能人担任要职。国家既无内忧外患,趁着这时修明政治法典,这样即便是大国也会害怕它了。《诗经...
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祸害和幸福没有不是从自己那儿找来的。 《诗经》说:永远要和天命相配合,自己去追求更多的幸福。《太甲》也说:天造作的罪孽,还可以逃掉;自己造作的罪孽,却无处可逃。正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那么天下的士子都会高兴,都愿意到这个朝廷来效力了;在市场,拨出房屋储藏货物,却不征税,如果滞销,依法收购,不让它长久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存放在这个市场了;关卡,只稽查而不收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经过这里的道路了...
孟子说:人人都有同情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心,于是就有同情别人的政治了。凭着同情心来实行同情别人的政治,治理好天下就像手掌里转动个小玩意一样简单。我之所以说人人都有同情心,道理就在于:现在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了,每个人都会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这不是为了要和这小孩的爹妈攀上交情,不是为...
孟子说:制箭师难道比造甲师要残忍吗?制箭师只怕他的箭伤害不了人,而造甲师只怕箭射穿他造的甲而伤人。巫师和棺材匠也是这样。可见一个人选择谋生技术不能不慎重。孔子说:与仁共居最美好。居住不选择与仁共处,怎么能算聪明呢?仁,是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来阻拦你,你却不仁,这是不明智...
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便高兴。禹听到了有价值的话,就给人下拜。大舜有个伟大的地方,他的善和子路及禹是一样的放弃自己的观点,而听从别人的有益的话,乐于从别人那儿吸取优点来行善。他从干农活、制陶器、打鱼直到做天子,没有哪一优点不是取自于人的。优点取之于人而用来行善,就是和别人一道行...
孟子说:伯夷,不是他理想的君主,不去服事;不是他理想的朋友,不去结交。不站在坏人的朝堂上,不和坏人交谈;站在坏人的朝堂上,和坏人交谈,就好比穿戴着礼服礼帽坐在淤泥和炭灰里。把这种厌恶坏人坏事的心情推广开来,他觉得即便同家乡人站在一块,若那人的帽子没有戴正,他也会惭愧地走开,好像自己会被弄脏似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