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远矣。”曰:“是不难,告子先我不动心。”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1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2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3远矣。”曰:“是不难,告子4先我不动心。”
 
【翻译】
 
公孙丑问道:“老师若晋升为齐国的卿相,能够实现自己的主张,即使从此而成就霸业、王业,也是不足为奇的。果然能这样,您是不是〔有所惶恐〕而动心呢?”孟子说:“不,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再动心了。”
 
公孙丑说:“像这样看来,老师比孟贲强多了。”孟子说:“这个不难,告子能不动心比我还早呢。”
 
【注释】
 
(1)加:加官。
 
(2)异:以为奇异。
 
(3)孟贲:古代勇士,卫国人,一说齐国人。
 
(4)告子:墨子的弟子,较孟子年长三四十岁。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