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和他讲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开口不离尧舜。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天下的真理只有一个。成对齐景公说:那人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凭什么怕那人呢?颜渊说:舜是怎样的人?我是怎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应...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他的师傅然友说:过去在宋国,孟子曾和我谈话,我一直难以忘怀。现在不幸父亲去世,我想请您到孟子那里问问,然后再办丧事。然友便到邹国去问孟子。孟子说:这样很对呀!父母去世,本来就应该让自己把悲痛尽情宣泄的。曾子说:父母健在时,依礼去奉侍;他们去世了,依礼去埋葬,依礼去祭祀...
然友回国传达了孟子的话,太子便决定行三年的丧礼。父老官吏都不愿意,说:我们宗主国鲁国的历代君主没有实行过,我国的历代君主也没有实行过,到你这一代却来改变成法,这是要不得的。而且《志》说过:丧礼祭礼一律依照祖宗成法。意思是说,我们是有成法可依的。 太子便对然友说:...
孟子说:是的!这种事是求不得别人的。孔子说过,君主去世,政务任由宰相处理,世子喝着粥,面色墨黑,走近孝子之位便哭,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这是因为世子带了头。上位者有所爱好,下位者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君子的德好像风,小人的德好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向哪边倒。这件事完全取决于太子。 ...
滕文公请教怎样治理国家。孟子说:老百姓的事是延缓不起的。《诗经》上说:白天把茅草割,晚上把绳儿搓;赶紧上房修理,按时把五谷播。老百姓有他们的规律:有固定产业的人才有一定的原则,没有固定产业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原则。没有一定原则的人,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
古代的税收制度:夏代每家五十亩地而行贡法,商朝每家七十亩地而行助法,周朝每家一百亩地而行彻法。这三法的实质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助的意思。龙子说过:田税最好的是助法,最不好的是贡法。贡法是综合若干年的收成得一个平均数。丰年...
要兴办庠序学校来教育人民。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教射箭的意思。夏代叫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学这个名称,三代都这么叫。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明白人的伦常。诸侯、卿、大夫、士都明白了人的...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井田制。孟子说:你的国君准备实行仁政,选中你来问我,你一定要好好干!实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田界划分得不正确,井田的大小就不均匀,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也就不会公平合理,所以暴虐的君王和贪官污吏总是轻视田间界限的划分。田间界限正确了,人民土地的分配,官吏俸禄的厘定,都可以毫不...
有一位信奉神农氏学说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登门谒见滕文公,告诉他说:我这远方之人听说您实行仁政,希望得到一处住所,做您的编外之民。文公给了他住处。他的门徒好几十人,都穿着粗麻编成的衣服,以打草鞋织席子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到滕国,也对文公说:听说您实行圣人的政...
陈相来看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君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即便如此,还不算真懂得大道理。贤人要和人民一道种地才吃饭,而且自己做饭,通过这种方式做到境内大治。如今滕国有谷仓,有存财物的府库,这都是损害百姓来奉养自己,怎么能叫作贤明呢? 孟子说:许子一定要自己种粮食才吃饭吗?...
陈相答道:各种工匠的活计本来就不可能一边种地一边又来干的。 难道治理天下的活计就独独能够一边种地一边来干的吗?有官吏的工作,有小民的工作。只要是一个人,各种工匠的产品对他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件东西都要自己制造才去用它,那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我说,有的人劳动脑...
后稷教导百姓种庄稼,栽培谷物。谷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到了养育。人类的规律是这样的:光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育,那也和禽兽差不多。圣人为这事忧虑深重,便让契做了司徒,教育人民明白人际的伦常关系父子间的骨肉之亲,君臣间的礼义之道,夫妻间的内外之别,老少间的尊卑之序,朋友间的诚信之...
尧为得不到舜而忧虑,舜为得不到禹和皋陶而忧虑。为了自己的百亩之田种得不好而忧虑的,那是农夫。把钱财分给别人,叫作惠;教导大家都学好,叫作忠;为天下找到好人才,叫作仁。因此,把天下禅让给人家容易,为天下找到好人才很难。所以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是伟大!只有天最伟大,也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圣德浩荡无边...
我只听说用中国的方式来改变四夷的,没有听说过用四夷的方式来改变中国的。陈良土生土长在楚国,却喜欢周公和孔子的学说,北上中国来学习。北方的读书人,没有人能超过他的,那真是所谓豪杰之士啊!你们兄弟向他学习了几十年,老师一死,竟然背叛了他!
从前,孔子死了,守孝三年之后,门徒们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去前,走进子贡住处作揖告别,相对而哭,都泣不成声,这才回去。子贡又回到墓地重新筑屋,独自再住了三年才回去。过了些时日,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有些像圣人,便想像服事孔子那样服事他,勉强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比如曾经用江汉之水洗涤过,曾经在夏日...
陈相说:如果按许子说的办,市场上的物价就能一致,举国之中没有欺诈,即使打发个小孩子上市场,也没有人会欺骗他。布匹丝绸的长短相同,价钱便一样;麻线丝棉的轻重相同,价钱便一样;谷米的多少相同,价钱便一样;鞋的大小相同,价钱便一样。 孟子说:各种物品的质量不一样,是物品的真...
墨家信徒夷之凭着徐辟的关系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不过我现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没有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但不直截了当地说,真理不能明白地显现。我就直说了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办理丧事,以薄...
徐子把这话转达给夷子。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代君王爱护百姓就好像爱护婴儿一般。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以为便是,人们之间的爱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是由双亲开始实行罢了。〔这样看来,墨家的兼爱之说和儒家学说并不矛盾,而我厚葬父母,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了。〕 徐子又把这话告诉了...
陈代说:不去谒见诸侯,似乎太小气了吧;如今见一次诸侯,大则可以实行仁政于天下,小则可以称霸中国。而且《志》上说:弯曲一尺,可以伸直一寻。好像应该试一试。孟子说:从前齐景公田猎,用旌去召唤掌管山泽田猎的小吏,小吏不去,景公便准备杀他。志士坚守气节,不怕弃尸山沟;勇士见义勇为,不怕抛弃...
从前,赵简子让王良替他的宠幸小臣奚驾车打猎,一整天也没打到一只猎物。奚向简子汇报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没本事的驾车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希望再来一次。反复劝说,奚才答应去,结果一早上就打中十只猎物。奚又汇报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有本事的驾车人。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都心惊胆战;安居度日时,天下便战火全熄。孟子说:如果仅仅这样,又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要叮嘱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要叮嘱她,把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里,一定要恭敬他人,一定要警诫自己,...
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答道:做官。《传》上说:孔子要是一连几个月没有君主任用他,就焦急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见面礼〔,以便和别国国君见面〕。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一连几个月没有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 周霄便说:一连几个月没...
周霄又问:离开国界一定要带上见面礼,为什么呢?孟子答道:士做官,就好像农民耕田;农民难道会因为越过国境线便放弃他的农具吗?周霄说:魏国也是一个可以做官的国家,我却没听说过找官位是这样迫不及待的。找官位既然迫不及待,君子却不轻易做官,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
彭更问道:跟随的车几十辆,跟从的人几百个,从这一国吃到那一国,这不太过分了吗?孟子答道:如果不符合大道,就是一篮子饭也不从别人那儿接受;如果符合大道,舜甚至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觉得过分你以为过分了吗? 彭更说:不是这个意思。但读书人不干事,吃白饭,...
万章问道:宋国是个小国,现在想要推行仁政,齐楚两国却厌恶这样,要出兵讨伐它,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汤住在亳地,和葛国挨着;葛伯放纵无道,不祭祀祖先。汤派人去问他:为什么不祭祀?答道:没有牛羊做祭品。汤便派人送给他牛羊。葛伯把牛羊吃了,却不用来祭祀。...
因为杀了这小孩,汤便去征讨葛伯,天下的人都说:汤不是贪图富有天下,而是为老百姓报仇雪恨哪。汤开始征战,即从伐葛开始,十一次征战,无往而不胜,天下没人能与之抗衡。朝东方出征,西夷怨恨;朝南方出征,北狄怨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排后边?老百姓盼望他,就和大旱之年盼望下雨一样。〔大军征战时...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想你的君王学好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大臣,希望他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边上大喊大叫,就算你每天用鞭子抽他,逼他说齐国话,也做不到;但假如把他带到临淄城里的庄街、...
公孙丑问道:不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就不去谒见。〔从前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过墙去躲开他,〔鲁缪公去看泄柳,〕泄柳却紧闭大门不加接纳,这些都做得太过分;迫不得已,也就可以相见了。阳货想要孔子来看望他,又不愿自己失礼,...
戴盈之说:税率定为十分之一,撤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想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完全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如今有个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正人君子所该做的。他便说:请让我减少一点,先每个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洗手不干。&rsquo...
公都子说: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说:我难道喜欢辩论吗?我是迫不得已呀。自从有人类以来,已经很久了,总是太平一阵子,又混乱一阵子。当唐尧的时候,大水倒流,到处泛滥,大地成为蛇和龙的乐土,人们却无处安身。低处的人们在树上搭巢,高处的人们便挖相连的洞窟。《尚书》说:洚水警...
世道逐渐衰微,真理不绝如缕,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又兴起来了:有臣子杀了君主的,有儿子杀了父亲的。孔子害怕王道湮灭,于是创作《春秋》一书。创作《春秋》这样的史书,〔褒扬善的,指斥恶的,〕本是天子的职责〔,孔子不得已而做了〕。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恐怕只是通过《春秋》吧!怪罪我的,恐怕也只是通过《...
从前大禹控制了洪水,天下才得到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赶跑了猛兽,百姓才得到安宁;孔子写成了《春秋》,叛臣和逆子便有所畏惧。《诗》说:抗击戎狄,惩罚荆舒,就所向无敌。无视父母君上的人,正是周公所要惩罚的。我也要端正人心,熄灭邪说,反对偏颇的行为,排斥荒唐的言论,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
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真是个廉洁之士吗?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耳朵听不见了,眼睛看不见了。井边上有棵李树,已被金龟子吃掉了它一半多果实;他爬过去,摘下来吃,咽了几口,耳朵才听见,眼睛才看见。 孟子说:在齐国人士中,我一定要把仲子当作杰出者。但是,他怎么能真做到廉洁?要...
匡章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他亲自编草鞋,他妻子绩麻练麻,用这些换来的。孟子说:仲子是齐国的世家大族,他哥哥陈戴,从盖邑收入的俸禄便有几万石之多。他却认为哥哥的俸禄是不义之物,不去吃它;认为哥哥的住宅是不义之产,不去住它。避开哥哥,远离母亲,住在於陵那地方。有一天回家,恰巧有一个人来送给他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