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梁惠王下》共十六章。
第一、第二、第四章还是教导齐王要与民同乐。
第四章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约是化用了这段话。
第三章提出了大国小国相交的准则:“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第五章提出了孟子的“王政”——王天下——的理想。面对齐宣王“寡人好货”“寡人好色”的推诿,孟子因势利导,用古圣贤公刘好货、太王好色而“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事迹开导宣王。说到底,这依然是阐述“与民同乐”的道理。
第六章采用层层推进请君入瓮的办法,最后弄得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狼狈不堪,可发一讪。
第七章讲述“兼听则明”的道理。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则分明是化用本章“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第八章提出,对独夫民贼,可以讨伐,并非以下犯上。这是《孟子》全书中的一大闪光点。第九章提出治国理政要用专业人士,君主不能越殂代疱。这一理念至今仍极具现实意义。
第十、十一章提出干涉别国时,要本着吊民伐罪的原则,而非攫取领土。
十二章提出当民众“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时,他们的君主以及官吏,没理由责怪他们的感情淡漠。
十三、十四、十五章提出,当面临敌人入侵时,是守是迁,都取决于民众的意愿和利益。按,《孟子》书中多处体现了民本思想。
十六章将不能与鲁君见面归结为天命,在收尾时给《梁惠王》这全书第一篇平添了一抹无可奈何的惆怅。如果要归纳《梁惠王下》的总基调,“以民为本”四字,大约是差不离的;不!毋宁说它就是整个《梁惠王篇》的总基调。
  • 1页22条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