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1,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2,狄3人侵之,去之岐山4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翻译】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准备修筑薛邑的城池,我很害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太王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他便搬迁到岐山下定居。他并不是主动选取了这个地方,完全是出于不得已。要是一个君主能实行仁政,后代子孙定会有成为帝王的。有德君子创立功业,传于子孙,正是为了能代代相传。至于成不成功,自有天命。您奈何得了齐人吗?只有努力实行仁政罢了。”
 
【注释】
 
(1)筑薛:薛,周初一小国,姓任,故城在今山东滕州东南;后为齐所灭,以之封田婴。
 
(2)邠:同“豳(bīn)”,在今陕西旬邑西。
 
(3)狄:即獯鬻(xūn yù),详本篇第三章注。
 
(4)岐山:即今陕西岐山东北之箭括山。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