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原文】
 
齐人伐燕,胜之1。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2。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3。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4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5,亦运6而已矣。”
 
【翻译】
 
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道:“有些人劝我别兼并燕国,也有人劝我兼并它。〔我想:〕以一个万乘之国去讨伐另一个万乘之国,五十天便打下来了,光靠人力达不到这一目的〔,一定是天意如此〕。如果不去兼并,上天会〔认为我们违反了他的旨意而〕降下灾害来。兼并它,怎么样?”
 
孟子答道:“如果兼并它,燕国百姓高兴,便兼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个例子。如果兼并它,燕国百姓不高兴,就不要兼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个例子。以一个万乘之国去讨伐燕国这个万乘之国,燕国的百姓却用筐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来欢迎王的军队,难道会有别的意思吗?只不过想躲开那水深火热之苦罢了。假设反而是像水越深,像火越大,那燕国百姓也只会奔走逃避而去的。”
 
【注释】
 
(1)齐人伐燕,胜之:事在齐宣王五年(前315年),燕王哙把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将军市被、太子平攻子之,子之反攻,杀市被、太子平;齐宣王派匡章乘机攻打燕国;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因而速胜。
 
(2)不取,必有天殃:类似文字常见于先秦古籍,应是当时流行的观念。
 
(3)文王是也:《论语·泰伯》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商。
 
(4)箪食壶浆:箪(dān),古代盛饭的竹筐;食,饭;浆,用米熬成的酸汁,古人用以代酒。
 
(5)如水益深,如火益热:逢彬按,这两句的“如”,是“好像……那样”的意思,不是“如果”的意思。表示“好像……那样”的“如”,其后通常接名词或名词词组,如:“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淇奥》)当表示这个意义的“如”后面所接的是一主谓结构时,主谓之间通常有一“之”字:“如川之流,绵绵翼翼。”(《诗经·大雅·常武》)但也不尽然:“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孟子·滕文公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就属于后面这一类。若“如”表示“如果”,则为“如+(非主谓结构的)谓词性成分”。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6)运:徙,奔走逃避。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242246291 评论 齐人伐燕,胜之。宣:圣人也教化不了人类的贪慎痴,能够让人类收拢欲望的只有灾难 5000言685473596 评论 齐人伐燕,胜之。宣:孟子的理论更多的是治国之道,有的可以映射个人的作风上,开公司的可以多看看! 卢柯名 评论 齐人伐燕,胜之。宣:朱熹说“运”是一“转”意,“若齐更为暴虐,则民将转而望求他人也。” 紫渭邪 评论 齐人伐燕,胜之。宣:顺民心,从民欲。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以对于天下,就是替天行道,为民做主啊!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