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告子上》共二十章。
第一章告子说,把人的本性做成仁义,正好比用杞柳树来做成杯盘;意谓仁义是对人本性的扭曲。孟子则反驳道,如果顺着而非扭曲杞柳树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岂非仁义是顺从人性吗?按,在缺乏形式逻辑而以比喻为主要说理手段的古代,这种辩论虽能一时分出高下,却不能自拔于诡辩论的泥淖。
第二章告子将本性比喻成急流水,哪边决口往哪边流。孟子顺着告子的比喻说开去——正如水总是往下流,本性也总是向善的。
第三章讨论与生俱来的是否就是本性,辩论手法同一、二章,也是比喻。
第四章讨论吃喝以及性欲是否人的本性,同样用的是比喻法。
第五章辩论义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孟季子对公都子说,心里敬哥哥,却先斟酒给本乡长者,可见“义”是外在的。孟子告诉公都子如何回答,叔叔和弟弟比,当然恭敬叔叔,但当弟弟做代祭者时,则暂时地恭敬弟弟。可见“义”是内在的。
第六章,针对孟子主张的“性善”,公都子举出“性无善无不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三种说法,孟子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维护性善说,并指出四者即仁、义、礼、智。
第七章进一步指出“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是由于外在的不好的环境使“善性”变坏了,并通过味觉、听觉、视觉的人人相同来证明是非善恶感的人人相同。
第八章告诫说,人的善良本性如果不好好保养而任由外在不良环境摧折,那这人离禽兽也就不远了。
第九章以“弈秋诲二人弈”的故事说明“专心致志”是成功的阶梯,与《庄子》“庖丁解牛”故事一样广为人知。
第十章讲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生和义不可兼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则更加广为人知。孟子进一步指出,由此可知,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贤者能保持而“勿丧”罢了。
十一、十二、十三章痛心一般人追求小的,如鸡犬、无名指之伸等等,却放弃了大的,如仁义和良心。十四章进一步指出只知保养小的,只是小人;能够保养大的,才是大人君子。
十五章更进一步指出要开动脑筋,思考什么是值得重点保养的“大体”。
十六章说,仁义忠信,好善不疲,是上天赐予的爵位;公卿大夫,是俗世认可的爵位。古人追求前者,后者也就跟着来了;今人追求前者,是为了最终追求到后者。这话现实意义很强!
十七章申述十六章,俗世认为是宝物的,如公卿大夫,并不一定是真的宝物;仁义满身,才是真正拥有宝物。十八章讲仁义若太少,无济于事。
十九章讲仁义不成熟,也无济于事;要让仁义多起来,成熟起来。
二十章通过学射箭、学木工来强调规矩的重要。这一部分,除了极小部分,大致可归结为:1.仁义是内在抑或外在的,也即“性善”与否。2.外在环境对本性的影响3.人应当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便放弃鱼而获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都要,便放弃生命而获取道义。生命固然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讨厌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逃...

  • 1页18条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
型世言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这是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