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原文】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曰:“‘却之却之为不恭1’,何哉?”曰:“尊者2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翻译】
 
万章问道:“请问互相交流的时候,要抱持什么态度?”孟子答道:“毕恭毕敬。”万章说:“〔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孟子说:“尊者有所赐予,还得想想:‘他得来这礼物合于义呢,还是不合于义?’然后才接受,这是不恭敬的,因此便不拒绝。”万章说:“我说,我不用言辞拒绝他的礼物,用心来拒绝罢了,心里说,‘这是他取自百姓的不义之财呀’,再用托词来拒绝,难道不可以吗?”孟子说:“他依规矩同我交往,依礼节同我接触,这样,孔子都会接受礼物的。”
 
【注释】
 
(1)却之却之为不恭:对尊者的赐予,一再推却,是不恭敬的;却,推却。逢彬按,“却之却之”是用重叠形式表示反复“却之”。《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
 
(2)尊者:与“长者”不同;长者以年齿言,尊者以地位言。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