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1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2,移其粟3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4,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5以战喻。填然鼓之6,兵7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8。或9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10不百步耳,是11亦走也。”
 
【翻译】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可算是操心到家了。河内地方遭了灾,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灾也这么办。细察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费尽心思的。尽管这样,邻国的百姓并不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答道:“王喜欢战争,就请让我用战争来作比喻吧。战鼓咚咚一响,双方刀枪一碰,就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下。假设跑了五十步的耻笑跑了一百步的战士〔胆小〕,那又如何?”王说:“这不行,他只不过没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了呀。”
 
【注释】
 
(1)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的自谦之辞;寡,少。
 
(2)河内、河东:魏国的河内地,在今河南济源一带;河东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北一带。
 
(3)粟:禾、黍的子粒。
 
(4)加少:更少
 
(5)请:请您允许我……
 
(6)填然鼓之:填然,即“填填地(响)”“咚咚地(响)”;鼓,击鼓;之,这里指击鼓的事由。
 
(7)兵:兵器,武器。
 
(8)走:上古跑叫“走”;这里指逃跑。
 
(9)或:有的人。
 
(10)直:只是,不过。
 
(11)是:此,这。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