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原文】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1。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2。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3;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翻译】
 
墨家信徒夷之凭着徐辟的关系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不过我现在正病着;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没有来。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要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但不直截了当地说,真理不能明白地显现。我就直说了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合理;夷子也想用这一套来改革天下,难道会认为薄葬不对而认为薄葬不高贵吗?但是夷子埋葬父母亲却很丰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东西来对待父母亲了。”
 
【注释】
 
(1)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墨者,信奉墨子学说的人;夷之,已无可考;徐辟,孟子弟子。
 
(2)夷子不来:逢彬按,有的注本将此四字放在引号内,译为孟子对夷之的使者说让夷子别来,不确。因为如果这样,按语法规律来讲,否定副词应当用禁止性的“勿”“毋”(《孟子》“毋”都写作“无”)而不用“不”。通过对《孟子》全书的考察,也确实如此:除“夷子不来”一例外,《孟子》中“不”出现1083次,没有表禁止、劝阻的;而全书的“勿”或“毋”(无)均表禁止、劝阻,如:“王请勿疑!”(《梁惠王下》)“王勿异也。”(《万章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同上)因此,“夷子不来”意为“夷子没有来”,应该置于引号之外。
 
(3)见:同“现”。
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