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原文】
 
“王欲行之,则盍1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2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3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翻译】
 
“王如果要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基着手呢?每家都有五亩地的宅院,院里种满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衣了。鸡、狗和猪的畜养,不要耽误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每家都有百亩田地,不耽误他的农时,八口之家就可以吃饱肚子了。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育他们,那么,须发斑白的老人也就用不着背负、头顶着重物奔波于道路上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绵衣穿,有肉吃,平民百姓不受冻饿,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未有过的事。”
 
【注释】
 
(1)盍:“何不”的合音。
 
(2)申:重申,一再地说。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颁白者,须发花白的老者;负戴,背负和用头顶着(重物)。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元哥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最终孟子是找到了齐王内心的需求点:欲辟3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才说服齐王,因为只有施行仁政为基础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元哥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从孟子和齐宣王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孟子是十分精与谈判和计谋的。 晓风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确有道理! 沧海遗粟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不就是今天追求的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么! 沧海遗粟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人过中年再来看,直呼牛逼!说简单、枯燥、没意思的,要再多活几年才会懂 小鱼儿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孟子跟齐宣王说的最后那段话和跟梁惠王说的一样啊! 贺贺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可以当时生产力之低下。孟子所在的战国中后期,刚刚进入封建时代,底层庶民无外乎农桑之事,即使两千年后的清朝,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仍是主流。不能以现在社会经济的复杂性来说孟子“想简单了些”,更不能嘲笑孟子言论“自以为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学的雏形“古典经济学”十七世纪中期才刚刚开始发展,这时孟子已经去世两千年了。孟子不说“农桑”,难道跟惠王说“万物互联”“社群经济”? 益本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孟子还真“自以为是”<img src="https://5000yan.com/plus/dedemao-comment/face/cy.gif" title="龇牙"> king 评论 “王欲行之,则盍反:想简单了些。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