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全书一书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原文】
 
鲁欲使慎子1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2,然且不可3——”慎子勃然不悦曰:“此则滑厘所不识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4。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5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翻译】
 
鲁国打算让慎子做将军。孟子说:“不先教导训练百姓便用他们打仗,这叫作祸害老百姓。祸害老百姓的人,在尧舜的时代,是容不下他的。打一次仗便胜了齐国,因而得到了南阳,这样尚且不可以——”慎子突然脸色一变,不高兴地说:“这是我所不了解的了。”
 
孟子说:“我明白地告诉你吧。天子的土地纵横一千里;如果不到一千里,便不足以统领诸侯。诸侯的土地纵横一百里;如果不到一百里,便不足以奉守祖宗所传法度和典籍。周公被封于鲁,是应该纵横一百里的;土地并非不够,但还少于一百里。太公被封于齐,也应该是纵横一百里的;土地并非不够,但还少于一百里。如今鲁国有五个纵横一百里,你以为假如有圣明之王兴起,鲁国的土地会被减少呢,还是会被增加?白拿那一国土地来给这一国,仁人尚且不干,何况杀人来求得土地呢?君子服事君王,务必引导他趋向正路,有志于仁罢了。”
 
【注释】
 
(1)慎子:善用兵者,名滑釐。
 
(2)南阳:即汶阳,在泰山之西南,汶水之北,本属鲁,其后逐渐为齐所侵夺。
 
(3)然且不可:即便这样,也是不行的。
 
(4)典籍:重要文册。
 
(5)俭:少。
元芳,你怎么看?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5000言145147447 评论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俭,原意是“止而不过”,“自我约束、不放纵”之意,以为此处取“自我约束”为好。“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可解为:不是没有足够的土地(用以分封),而是(周公)自己约束仅受封百里之地。 送你一匹马 评论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我觉得“俭于百里”的“俭”不当译为少或少于,按照朱熹的注“俭,止而不过之意也”,应该是只有、只达到纵横一百里,所以代入上下文理解为即使是周公和太公这样的贤人,封地也不过只有一百里,并不是土地不够,而是按照“礼”诸侯最多只应当达到百里。不知道我这样对不对,因为总是觉得翻译成少于和前一句理解起来有些奇怪 静夜妃雪 评论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此则滑厘所不识也。缺厘
管理员回复: 缺字已补 小鱼儿 评论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这个慎子,跟墨子的弟子禽滑釐有什么关系?是同一个人吗?可是两人生活的年代不同,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可为什么都叫慎子,又都叫滑釐?
Copyright © 2017-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466698432@qq.com |鄂ICP备13017733号-10